沃,人口殷实,袁绍又得到冀州豪族大力支持,麾下兵马已经扩增至十三万。
而他自己,调回七千边军,加上代郡境内的白袍军,可用兵力也就两万多。
当然,袁绍麾下新兵的战力,完全无法与白袍军精锐相比,但人家毕竟有十三万兵马,除掉各处驻军,估计也能拉十万大军参战。
两万对十万,压力山大。
贾诩作为军师,在看过甄氏送来的消息后,他就在筹划如何应对袁绍大军,对赵云拱手一礼,起身至政务堂高挂的舆图前。
贾诩走到舆图前,赵云、沮授、雍召也起身至舆图前。
这幅舆图,长五米,宽三米,上面分别标注了西面的并州,以及并州之东、幽州之南的冀州,和冀州东南的青州。
舆图非常精致,精确到每州各郡县江河湖泊,甚至一些地理位置重要的乡亭,都有标注。
当然,在这个时代,要弄一幅如此精确的地图,花费直接以千万计,是甄姜收集家族行商地图,以及各州旧图结合起来,再请技艺高超的画师,绘制而成,整整花了一年时间才绘制出来。
而且,这还是在有甄氏行商地图的基础上,若是没有甄氏行商地图的支撑,可能数年也不一定能绘制出一幅如此精确的河北四州图。
赵云四人的目光,都投向了舆图上,幽州南部涿郡、广阳、渔阳三郡,以及冀州北部中山、河间、渤海三郡。
继续阅读
这是幽冀两州接壤的六郡,在战国时期,称燕南垂,赵北际。
如今,幽冀两州的分界线,大致也就是战国时期,燕赵的分界线,易水长城,又叫燕南长城,从太行东麓,一直向东延伸到东面大海,达六百余里。
数百年前,随着始皇帝横扫六国,一统天下,燕国被灭,燕南长城就失去了意义。
而且在秦军有意破坏下,以及数百年时间的侵蚀,这条沿着易水北岸筑造的燕南长城,早已多处坍塌,杂草丛生,再无战国时期,燕长城的气势磅礴。
而今,天下大乱,诸侯并起,易水一线又将成为幽冀之间的前沿阵地。
历史上,公孙瓒败亡易京,也是死在易水一线。
如今,历史重来,没了公孙瓒,有了赵云,易水一线,也将成为赵、袁之间逐角的关键。
贾诩目光定在河间郡北端易县,说道:
“数百年来,易水长城毁坏最严重,当属此地。”
“数百年前,燕太子丹刺秦求存,而荆轲能见到秦王,樊淤期人头次之,最重要的是献与秦王的督亢地图。”
赵云三人不禁颔首,名留史册的荆轲,能见到秦王嬴政,最大的原因确实是督亢地图,因为督亢之地,实在是太重要了。
首先,督亢之地,是中原北上燕地的咽喉要冲,西依太行东麓,东瞰湖海,是一块地势稍高的平原地带;从中原走陆路北去燕地,乃至更遥远的东北地区,必须要经过地势较高且平坦的督亢之地。
再则,督亢之地以西,便是蒲阴陉,秦军西入蒲阴,可与太原秦军,东西夹击赵国苟延残喘的代郡、云中两地。
最后,督亢之地,是燕国最富庶的地方,是燕国最重要的粮仓,秦军若得督亢,就解决了秦军粮草的问题。
就是因为督亢之地如此重要,所以嬴政亲自见荆轲,才给了荆轲刺杀的机会!
虽然荆轲失败了,但却让后世子孙铭记了这位,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不复返的义士。
贾诩继续道:“袁绍虽聚兵三郡,但冀州军的主攻点,必定是易水长城毁坏最严重,且战略意义最重的督亢之地!”
赵云三人表示认同,中山东攻涿郡,有山河为阻;渤海北攻渔阳,有河海之险;唯有从河间北端